生傳系邀請本校園藝系許輔教授蒞臨專題討論演講

許輔教授

許輔教授

文:傅臨超、唐韻甯

本學期專題討論課程於2015年5月29日很榮幸邀請到國立臺灣大學園藝系教授暨食品安全中心執行長許輔教授蒞臨本系為我們帶來針對現在深受眾人關心的「食品追溯與食品安全」進行主題分享。期間,許輔老師從食品追溯的緣起、歐美食品追溯的發展、臺灣農產品產銷履歷制度、臺灣食品追溯四個部分循序漸進地介紹。

產銷履歷(Food Traceability)為「可追溯的食品」之意,緣起於1996年的英國。由於狂牛症對於食品安全的威脅,英國開始推出最嚴苛的牛隻追溯體系於牛隻護照制度,旨在發生食品安全事件後及時追溯事件源頭,從而提高消費者信心,創造產品價值、促進食品安全。自2000年起,世界各國不約而同地推動「食品追溯系統」,或稱為「可追溯的食品體系」,即食品相關資訊在生產、加工、流通、銷售的每一個階段,都可以向上游或下游追溯查詢。

許輔教授演講情形

許輔教授演講情形

歐盟方面,由於狂牛症、基因改造食品、食品安全的考量,在2002年通過食品安全法,並宣示自2005年,所有的食品需具備可追溯的特性。歐盟為食品相關組織製定了明確的角色與義務,並將「資訊流」連結「物流」與「商流」,建立國際第三者驗證標準,完整其食品追溯架構。美國方面,因2001年九一一恐怖襲擊、國際貿易考量、以及2005年狂牛症的爆發,亦開始重視食品追溯議題。2002年推出有關食品追溯生物安全法條例,2008年實施COOL來源國標示制度,2009年實施NAIS國家動物辨識系統,2011年實施S.510食品安全現代化法案,經由一連串制度推動使其食品追溯架構逐漸成熟。

緊跟國外食品追溯的腳步,2005-2006年臺灣亦從建立良好農業規範(TGAP)、建構獨立公正的第三者認證制度、規劃資訊管理與追溯平台、建立法規環境四個方向來推動產銷履歷。此外,於2007年訂定「農產品生產及驗證管理法」,即有機農產品、產銷履歷農產品與優良農產品均須經過認驗證、法定安全管理及查詢取締權責,並訂定罰則。臺灣的產銷履歷制度包含確保各項操作符合作業基準、履歷資料追蹤及追溯、資訊公開,以及第三者驗證機制,以確保記錄與實際操作相符。其制度的建立不但有助於食品安全的管理,對於業者來說,雖是繁複的登錄資訊,卻也是一種記錄與整理資源的好方法。

臺灣食品追溯追蹤系統管理辦法涉及廣泛的從事食品及原料之業者,並由食藥署於2014年10月27日正式公告。業者透過食品追溯追蹤系統記錄原料供應商之資訊、產品產製資訊與流通販售之流向資訊,並保存記錄。這些記錄可發揮標記識別、產品鑑別、批次鑑別的作用,從而促進原有品質安全管理系統的提升。然而系統的良好運作不僅僅需要業者的配合記錄,更需要多方力量共同加入。許輔老師提出臺灣食品雲的三部分:食品勾稽雲(政府資料系統的串聯與整合)、食品追溯雲(食品供應鏈資料的彙整與利用)以及食品服務雲(提供OpenData向消費大眾教育溝通,並提供食品及團膳資訊之查詢服務)。其中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食品勾稽雲,其需要政府各部門的協同配合。衛服部食藥署是食品勾稽雲的核心,包含稽查、追溯追蹤、登錄、檢驗、邊境查驗五大系統,而環保化學雲、經濟部工商管理系統、財政部通關資訊、財稅、電子發票與農委會農業雲則可協同食藥署管理。許輔老師表示食品勾稽雲各單位關係尚不明確,需要政府更多的努力和實踐。雖然臺灣的食品追溯的發展上相較於國外較晚,但由於國民食安意識的湧現,其推進速度也較快,現已成功推動校園食材追溯。

許輔老師深入淺出的分享,讓同學們了解到食品追溯的重要性與其目前在國際與臺灣的發展情況,同時體會到可追溯、信任與價值間的關係,可追溯同時也象徵著安全。演講結束後,食品追溯的議題引起同學們的廣泛興趣,紛紛提出自己的思考與問題,老師針對每位同學的問題一一耐心解答。

許輔教授(前排中)與師生合影

許輔教授(前排中)與師生合影